时间:2023-05-17 02:33:32 | 浏览:119
戴尔公司高层最近对外发声:戴尔计划到2024年全面停用中国芯片,包括非中国芯片制造商在中国工厂生产的芯片。
作为一家美国企业,戴尔的行为就是国家对抗升级的一次探路石。
若是我们的消费者,对这种禽兽行为可接受,后面会迎来无数中立公司的纷纷效仿。
可悲的是,面对如此赤裸裸的侮辱,我没有在网上看到任何一种声音,能将这家公司的小人行径,和国家产业博弈的巨大阳谋联系起来。
更多的博主是在商业层面谴责戴尔,我听完后就一个感受:不痛不痒。
亚马逊丛林的一只蝴蝶,扇一扇翅膀,引发了北美洲的一场龙卷风。
蝴蝶效应,不是科幻神话,而是现实里的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变量博弈。
戴尔的行为就是这只蝴蝶,至于龙卷风是如何被煽动的?
它又是如何影响我们国家和个人命运起伏的?
以及,这件事背后,我是如何看到:支持国产品牌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的?
这期内容,科技进化论给大家一一解读。
美国部分政客,想遏制我们崛起,经过过去几年的跪下也换不了糖吃的教育,我相信这件事已经没有争议。
2009年的时候,奥巴马作为当时的美国总统,4月份提出了“重振美国制造业”这一战略构想。同年12月,美国政府发布了《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》。
换成我们熟悉的说法,就是美国开启了制造业回流。
作为一个金融帝国,让美国人停下敲键盘挣钱的快乐,去重新进工厂打工,制造业回流的阻力,我想不用多说。
也因为这样的轻视,导致我们一直以世界工厂自居的过程中,完全没有洞察美国发展制造业的决心,正在将两个互补互惠的大国,带上过去非你即我的决裂中。
时间回到2022年,也就是去年8月16号的时候,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国会两院通过的《通货膨胀削减法案2022》(Inflation Reduction Act of 2022))。
该《法案》旨在通过政府补贴,引导全球企业在美国未来十年内,能向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领域进行投资,发展本土制造业,并扶持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。
作为一项政府补贴,美国政府能拿多少钱,决定了这个法案的具体落实力度。
那美国政府拿出了多少钱来搞这件事呢?答案是7370亿美元。这里面,有3690亿美元,会用在新能源汽车和气候变化领域。
单看数字,大家可能不痛不痒,那7370亿美元是多少人民币,我这里用今天6.8的外汇不严谨系数给大家估算一下,大约相当于5万亿人民币。
2008年我们救市,也才花了4万亿,而美国直接在全球经济衰退期,在全球制造业没有利润活下去的时候,来了个5万亿的大礼包。
你说,美国发展制造业的决心有多大?
而发展制造业,其实就是在瓦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。
为了遏制我们崛起,美国除了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紧锣密鼓的搞动作,他们同时也在低端制造业领域,不间断的给我们下绊子。
比如,苹果制造要将其产业链转移出中国的事,我想能看到这期内容的朋友们,应该是有所耳闻的。
他们转移的地方,就是我们周边的邻居,东南亚各国和印度。
这种拉一波,打拉一波的做法,不仅实现了对中国制造业的低端侵蚀,还在利益角逐上,让东南亚各国和印度,本能的想要做空中国。
为此,国外媒体还放出这么一个句话:中国跌倒,东南亚和印度吃饱。
如果你是印度,看到这样一种博弈结果,你会让中国好过吗?能忍住,不暗地里下点绊子?
基于上面的国家博弈去看,如果说,苹果的产业链转移,多多少少还能算是出于人力成本的自由流动,那戴尔则完全是在得寸进尺上的进一步蹬鼻子上脸。
戴尔的原话是:计划到2024年全面停用中国芯片,包括非中国芯片制造商在中国工厂生产的芯片。
戴尔集团还要求:电子模块和印刷电路板(PCB)等其他组件的供应商,产品组装商开始准备提高在中国以外国家(例如越南)的产能,目标在2025年把五成产能移出中国。
作为一家全球生产基地在中国的国外公司,在中国赚钱的同时,居然公开排斥中国制造的芯片,为美国做试探中国人底线的探路石。
芯片作为一个敏感词,华为、长江存储和中芯国际在里面遭受了怎样的屈辱对待,我想了解过去三年发生什么的人,不用多说。
打压中国芯片,就是打压中国制造业向高端突围,是明目张胆的参与国家博弈的站队行为。
若戴尔是一家完全脱离中国市场存在的企业,它这样做,我无话可说,毕竟再怎么跳,我们也拿它没什么硬办法。
可戴尔并不是一家这样的公司。
戴尔官网和招聘平台显示,戴尔于1998年开始进入中国,在中国有厦门、成都、昆山3个生产基地;厦门1个全球指挥中心;上海1个全球采购中心;以及厦门和大连2个国际服务中心。
这让戴尔287家核心供应商中,有171家位于中国。
戴尔全球资深副总裁吴冬梅曾在2021年11月的一场科技峰会中表示,目前戴尔全球75%的产能在中国,85%的全球供应链在中国,每年在中国采购400亿美元的元器件。
就是这么一家严重依赖中国的美国企业,在戴尔还没有完全脱离依赖中国之前,居然堂而皇之的公告天下,用赤裸裸的语言说:我们要打压中国芯片产业,为美国崛起率先完成去中国化。
我就问,知道戴尔如此行径的中国人,如何能心安理得的平心静气喊一句——雨我无瓜?
面对戴尔集团的试水,若是戴尔能不被中国消费者抵制,顺顺利利的完成了2024年全面去中国化的“产业链升级”,我想说,后面跟着戴尔一起学的企业,还大有人在。
关于这一点,因为我还有话想说,所以下面的内容里,我准备好好展开一下。
戴尔的行为性质已经不用多说,但我要单独另起一段,不是想说这个外人戴尔,而是想说我们中国自己的消费者健忘啊!
2021年,日本索尼公司曾发布一场发布会预告,并将发布会时间定在了7月7日的晚上十点。
索尼,作为一家日本公司,作为一个曾经在1937年7月7日,对中华民族发起过七七卢沟桥事变的国家核心财阀里的一员。
7月7日晚上十点开发布会,什么用心,什么用意,上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各位受众,还用我这个博主去做联想吗?
甚至,我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,我甚至怀疑运营索尼官微,点下发送条动态按钮的人,是不是一个日本人?
除了77事变的巧合,去年10月12日,索尼还曾这样配图和配文,我这里只给大家展示原图,就不做解说了。
索尼影射的是谁,是哪位铁骨铮铮的民族英雄,看不懂的,您把历史书翻出来多看看。
做人,不能忘本!
中国的国旗为什么是红的,多少无名烈士流了多少血,历史上写下的也只是万分之一的历史一角。
一而再,再而三,一家在中国拥有巨大市场,且倚重中国消费者的企业,如此这般的站在我们头上撒泼耍赖,可却依然吸引了180多万中国消费者对索尼的关注。
关注它,是看着索尼在您头上撒尿好玩吗?还是,看着它无底线的攻击自己国家,感到病态版的舒心安适?
除了微博作妖,索尼的官方微信号也是玩阴阳怪气的老常客。
2019年12月13日,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当天,索尼召开新闻发布会,推出新款降噪耳机,喊出了“从不妥协”的口号。
索尼在前,试水试水再试水,市场沉默沉默再沉默。
所谓的骨气,所谓的气节,在市场利润毫无波澜的影响下,成了索尼后面,不断试探我们的底气。
如果说,索尼的高精尖技术有一定的垄断地位,我们不是健忘,而是没得选。
那我想说,去年爆发的新疆棉抵制事件后,不到一年时间,还有几个人记得抵制新疆棉公司的名字?
我想说,我们中国消费者健忘啊。
如果说新疆棉还有印象,那NBA曾经被我们全网禁播的事,还有多少人记得原因?
健忘的代价就是这些国外企业,知道中国消费者没骨气后,纷纷效仿,换来的一次次花式侮辱的升级!
以前的索尼,以前的NBA和以前的新疆棉事件,若是只算动动嘴皮子,无关痛痒。
那现在的戴尔,则是在口嗨的基础上,把一把刺穿中国制造的刀,插入了我们的心脏的正中心。
昨天苹果公司要走了,人家追求人力成本,和我无关。
今天,戴尔公司明确站队,做空中国制造,你又喊一句和我无关。
明天,全球企业看着我们这般健忘,都欺负到中国消费者身上,他们剥夺了中国工人的饭碗,你喊雨我无瓜!继续买着主动挑事的企业产品?
可后面你发现,因为工人失业率太高,经济萧条,国家为了照顾失业的人,开始对中产和富人加税,可富人们早就借着海外家族信托逃之夭夭,企业随即因为没钱面临倒闭,中产的你收到了HR的一纸离职辞退书,此时,国家产业博弈,真的雨我无瓜吗?
当机会凋零,很多人沦为乞丐,中国一夜致贫。
若是面对这样的小事,我们连一点骨气和脾气都没有,那后面的构想可就真是“梦想照进现实”,是滑天下之大稽。
可能,面对经济停滞和财富停滞,没有人知道为什么,可根本原因是什么,明明不需要解释。
毕竟,中国消费者,健忘啊!
下面的内容,我想给大家科普下,为什么消费者面对侮辱性的言论,如此健忘?
如此不团结。
里面的逻辑呢,我想到了中国童话大王郑渊洁老师的一个故事——最后一个鸡蛋。
这里呢,我来给大家复述一遍。
整个鸡家族都不甘心自己在地球上的地位——任人宰割,供人食用。鸡王决定扭转鸡家族的处境,于是就召集幕僚想办法。
“要想人类放弃吃鸡很难。”一个幕僚说。他曾经用十斤鸡蛋收买了一位写东西的人,让他在报上写文章说,吃鸡容易患癌症!可人类还是照吃不误。
“依我看,人类吃咱们并不是因为恨咱们,而是说明他们离不开咱们。”另一位年纪大点的幕僚说,“不如,大王下一道圣旨,命令所有母鸡停止下蛋,保证人类不会再像现在这样对待咱们了。”
“停止下蛋?”鸡王吃了一惊。
“对,停止下蛋。没有鸡蛋就不会再有小鸡出生,光这一点,就够人类伤脑筋的了。”幕僚说。
五分钟后,鸡王向整个鸡家族下达了圣旨:停止下蛋!
当人类发现全世界所有的母鸡都不下蛋了时,地球上只剩下一个鸡蛋了。
人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,地球上的鸡吃一只将少一只,最终灭绝。
人类为此专门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,会议的结果是制定了一部关于保护珍稀动物“鸡”的法律。鸡终于改变了卑微的地位,加入珍稀动物的行列。
人们以拥有一只鸡为荣,狗和猫的地位一落千丈。在公园里常见到牵着鸡散步的达官贵人。一只鸡的售价已高达上千美元。
地球上唯一的那个鸡蛋更是价值连城,光是守护它的军队就有两个旅。这
鸡蛋的妈妈是最后一个听到鸡王圣旨的,于是,她成了地球上惟一一个鸡蛋的母亲。人们将延续鸡的生命的期望寄托在她身上,人们给她吃最好的食物,为她建造了豪华的住宅,还让她上报纸上电视。
这只母鸡日益显赫的地位渐渐引起了鸡家族其他成员的不满。同样是鸡,凭什么她吃的好,住的好,还能上电视?就因为她生了地球上最后一个蛋!
于是,在某一天的上午,另一只母鸡违抗鸡王的圣旨,公然下了一个蛋。这只母鸡立刻成了全球新闻的焦点,她的待遇马上超过了前一只母鸡。
鸡家族受到了强烈的震动。
紧接着第三个鸡蛋出生了。
第四个鸡蛋问世了。
第五个鸡蛋诞生了。
第六个鸡蛋降临了。
……
鸡王感到大事不妙,连忙再次降旨制止母鸡下蛋,但他已经控制不了他的臣民了。所有的母鸡都想比别的鸡过得好,她们拼命地下蛋。
于是,保护鸡的法律取消了。没有人牵鸡去公园了。鸡又重新出现在餐桌上了。
鸡王不甘心,还想继续降旨制止母鸡下蛋,被幕僚劝阻了。幕僚说:“没有必要。因为人类已经掌握了对付鸡不下蛋的方法。”
我们何以至此,郑渊洁老师讲述的故事,便是答案。
说实话,看到这些企业反复横跳,我感到十分无力,毕竟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有着巨大的嫌隙,难以统一。
中国消费者如此,国家与国家如此,放眼整个人类亦如此。
可这种客观嫌隙的存在,不是我们中国消费者该去沉默的理由!
我相信,中国还有有骨气的大多数在沉默,在懊恼,我一个几十万粉丝的博主,仅代表个人宣誓,在戴尔更正自己立场和错误之前,我自2023年1月份起,不再有心购买任何戴尔及戴尔旗下的产品。
对戴尔公司,发起个人号召性抵制。
仅此,希望有识之士,一起见证和参与!
作为一期个人书生意气十足的内容,我不知道视频是否会被平台限流,甚至不知道能否过审,毕竟索尼、戴尔和一众海外资本,在中国的渗透也算上无孔不入。
这一点,我在中国毒教材的视频中又过介绍。
所以,我真心希望,能看到这期内容的朋友,多多转发和号召身边人,用自己的态度表明立场,证明中国消费者,仍有气节和骨气,不是所有人都是任人玩弄的精致利己主义者。
至此,我愿和大家共勉!
最后一部分内容,我想借着戴尔这个事,和大家聊聊支持国产的价值。
中国步入21世纪后,经济突飞猛进,导致我们对自己的国产技术有了很多盲目膨胀。
以富士康为例,我发现大家开始鄙视富士康的工厂流水线,觉得这种企业,就应该去东南亚。
可能,大家现在有网了,看到了太多花花世界的高端生活,但也忘却了我们是一个刚刚实现小康的国家。
我们国家仍有6亿人月收入不足一千元。
就像我们很多人鄙视联想,觉得一个电脑代工厂有什么技术?
可现实在于,我们鄙视的联想集团是一家世界五百强排名159位的中国企业,这里我强调中国企业大家先别喊我为联想洗白。
我们在网上骂的联想,是联想控股,那家公司是全球性的,但联想集团只是联想控股旗下的一家子公司,是一家深耕中国市场且立足中国产业链的企业。
也许,联想集团是依附英特尔、英伟达和微软等美国技术存在的商业企业,但支持联想,难道不比支持戴尔这种美国品牌要好?
至少,后者不会在有关国家利益得失的关键决策上掉链子。
毕竟,要是他敢掉链子,华为、小米后面一堆新兴PC主机厂在跃跃欲试,我们不是没得选。
提及联想,这里我补充一点资料,联想集团在合肥有一家制造工厂,这个工厂名字叫联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。联想作为已经实现全球化的中国企业,联宝工厂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优秀案例的一个典型缩影。
也许时代在变,导致我们的期望在升级。
毕竟,大家都希望中国公司能有华为、宁德时代和大疆一样的战斗力,都希望中国企业的研发投入每家都有上千亿,但现实在于,这样的设想在当下的中国并不现实。
要知道,华为这样的企业,美国人都羡慕。
所以,我希望有选择的前提下,大家能多支持国产,哪怕这个国产只是中国制造。
回顾过去一年,我曾在全网接过几个商单,这些商单里有徕芬吹风机;有翼眠无压床垫;有舒福德智能床;有好望摄像头;还有红旗汽车、AITO汽车和非凡汽车。
我之前签约西瓜,商单不是我的核心收入来源,所以去年每次接单,基于对自己品牌公信力的负责,有条件的前提下,都对他们的产品进行了深度体验。
并且在软广发出后,一共捐出了6万多,大约一半以上的商单收入,做了些力所能及的公益。
就目前而言,我接的这些企业,都是中国制造的一个缩影,他们没有高大上的技术,也没有研发过亿的实力,但这不代表,他们不能代表中国制造向精益求精的高端化转型。
尤其是徕芬吹风机,给我印象深刻,因为广告结束后,我付费社群里的核心朋友们,总有人向我询问还有没有类似徕芬这样的好产品推荐、推荐。
我的回答是,因为精力和财务有限,暂时还没体验到,毕竟科技进化论不是一个专业的带货账号。
中国制造,作为需要顾及中国大多数人生存的基础产业,注定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光鲜亮丽,也注定不会只是华为一样的高精尖企业,他们更多是连富士康都不如的中小型工厂,是民间有限存款为了活下去选择的一条生计。
退一万步说,若是中国A股90%的公司,都有联想集团一半的财务和盈利水平,我们又何至于在网上喊出内卷的热词?
至于华为,那是全球技术精英们的神。
最后一段内容,我给大家泼盆冷水是想说,反对戴尔归反对戴尔,但我们也要认清我们当下的现实处境,不要盲目充斥廉价的爱国情绪,一股脑的跟着网络KOC反对一切国外资本和国产企业。
以特斯拉为例,多少人嘴里这家公司就是个垃圾,但在新能源产业链的带动上,特斯拉因为全程都在中国制造,所以其功劳比起99%的中国电动车企业,只多不少。
理性爱国,不是嘴上爱国,我不奢望大家纵览全局,但希望能分清楚,谁是我们的敌人,谁是我们的朋友?
美国资本不是敌人,戴尔也不是,他们只是犯错的朋友。
毕竟,朋友多多,中国才能真正崛起。
好了,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。
最后的最后,要和大家说,科技进化论付费社群已经正式启动,有关注经济、政策和产业博弈动态,想和业内人士一起讨论的朋友,欢迎主动私信我。
欢迎关注我的抖音,进入抖音粉丝群了解详情。
感谢看到最后的朋友们。
这里是科技进化论
一个不专注科技的自由散人
1月6日,戴尔计划到2024年停用中国制造的芯片引发热议。据媒体报道,戴尔的计划是到2024年确保其产品中使用的所有芯片都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地区生产,并在2025年底前将50%的电脑产能移出中国大陆。天眼查App显示,戴尔在国内的关联公司戴尔
对于今年想要选购游戏本的小伙伴来说,戴尔游匣G15 2022是一款让人又爱又恨的机型。这款笔游戏本彻底逆转了G15系列的口碑,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,比如高颜值、性能强、价格低,但为什么一款游戏本可以只设计一个M.2插槽?这是一个问了半年也没
Hello Everyone!许久未见,甚是想念呀。今天又给大家来盘新游戏本了,算是今年玩过的很有特色的一款机型——戴尔游匣 G16-7620。一、高性价比游戏本回顾——戴尔游匣 G15 怎么样?在介绍 G16 之前,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戴尔游
智东西作者 | 云鹏编辑 | 李水青智东西2月7日消息,据华尔街日报报道,全球第三大PC巨头戴尔公司将裁员超6500人,约占员工总数的5%,正式加入“2022年科技巨头裁员潮”,不过目前未在戴尔官网看到相关公告。戴尔首席运营官Jeff Cl
日媒报道指戴尔计划在2024年全面停用中国芯片,而且它还计划将五成的产能转移出中国,看起来戴尔这是因为美国的压力,但是另一方面则可以说是戴尔为自己在中国市场的失败置气罢了。在2021年之前,戴尔在全球市场的份额稳步增长,甚至2022年Q2它
国际上有这么一个大品牌,它就是戴尔,相信不少人都购买过相关产品,可以说这是在中国电脑普及的时代里,电脑卖得最好的其中一家品牌之一,然而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,这家全球第三大电脑制造商,却在中国市场越混越差,如今更是爆出了一个大雷,那就是要计划
随着中国国力提升,多个高科技领域,逐渐追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步伐,甚至某些领域的发展让他们感受到“威胁”,尤其是被誉为现代科技巅峰结晶的芯片领域。美国也毫不掩饰心中的恶意,推动并实施了一轮又一轮打压中国的政策。但纯粹为了打压而打压,并不能完全阻
本文来源:时代财经 作者:王婷 资料图 图源:pexels戴尔要全面停用中国芯片,对国内半导体产业是危机,还是机会?近日,《日经亚洲新闻》(Nikkei Asia)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,戴尔计划到2024年全面停用中国芯片,包括非中国芯片制造
作者 | 凌敏、核子可乐全球芯片产业变局不断,对“中国芯”而言,有“危”亦有“机”。消息称戴尔计划明年逐步淘汰 PC 产品中的国产芯片近日,据《日经亚洲新闻》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,戴尔计划到 2024 年停止在产品中使用由中国生产的芯片。据悉
中美脱钩已经不再是新鲜事,但国内很多人还停留在中国市场很重要,世界不可能离开中国产业链的自嗨论调中。事实上,中美脱钩已经在加速进行。世界知名电脑企业戴尔,给自己定下了2024年全面停止使用中国制造的芯片的目标。不仅如此,还要求自己的供应商必
【环球时报综合报道】在中美科技竞争日益紧张之际,日本《日经亚洲》5日报道称,美国计算机制造商戴尔已设下目标,2024年前实现所有产品不再使用中国芯片。《日经亚洲》5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,戴尔在2022年年底就告知供应商,公司目标是要“显著
戴尔在2022年底曾传出了惊人的消息,它表示将不会再采用中国芯片,还会将产能的五成转移出中国,不过市场却立即给了它一大嘴巴,出货量暴跌,并且是跌幅最大的PC企业,这下子它要不要改变策略呢?据分析机构给出的数据指出2022年Q4,全球PC出货
3月14日消息,据中国台湾《工商时报》报道,为应对地缘政治风险,戴尔计划在2026年排除中国大陆芯片设计厂商及中国大陆制造的芯片。早在今年1月,业内就传出消息称,全球PC品牌大厂戴尔(DELL)已通知供应链与代工厂,计划在2024年,完全停
戴尔公司高层最近对外发声:戴尔计划到2024年全面停用中国芯片,包括非中国芯片制造商在中国工厂生产的芯片。作为一家美国企业,戴尔的行为就是国家对抗升级的一次探路石。若是我们的消费者,对这种禽兽行为可接受,后面会迎来无数中立公司的纷纷效仿。可
本文来源:时代财经 作者:王婷 图源:图虫创意戴尔中国区的裁员,从虎年延续到了兔年。日前,外媒报道称,戴尔将裁员约6650人,约占全球员工总数的5%。据时代财经多方了解,此次裁员波及中国区,目前在厦门的戴尔中国区总部已启动裁员,上海、大连等